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5集课程复讲 |
谷丽红学长 |
|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学长: 大家好! 汉朝的郑钧为了劝兄长,给别人当了一年仆人,最后使得哥哥变得很清廉。一个人真正都是用道德去立身行道,他的福分绝对会愈积愈厚。不是不到,时候还未到,到的时候,该是他的福分绝对跑不掉。 蔡老师讲到了卢叔叔用十七年的时间去劝诫朋友。说起来很惭愧,自己跟卢叔叔比起来差太远了。身边的朋友犯了错误,常常都会想,说深了怕他不高兴,说浅了没有什么作用,最后就不说了,没有做到直言相劝,也没有做到有足够的耐心,如果等待合适的机会,也许会改变一个人错误的人生态度。以后如有劝诫的困扰时,一定要向卢叔叔学习。 五伦关系当中如何去劝诫,蔡老师举这些例子的目的是长养我们大家的存心,然后行事,跟人相处的智慧,还有我们的耐性。相信在往后的日子,每位朋友的生活当中就会有一出一出的好戏要上演。 “亲有疾,药先尝”,父母生病的时候,都是儿女先尝尝看这个药的热度会不会太烫,不会太烫才端给父母吃。这也代表孝子面对父母生病的时候,他都是随侧在旁的照料。 家中的长辈生病了,孩子要懂得帮长辈做些倒水,拿药的事情,拿水时尝一尝水是不是热。还有要教孩子懂得一些吃药的常识,会看说明书。如用法、用量等。如有危险要懂得了急救电话是多少。 人生的财富是财布施得来的,还要教孩子要想得到聪明智慧是从法布施得来的。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 “昼夜侍,不离床”,这是一种孝子至诚的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。如果父母病得很重确实是需要我们随时在左右伺候的。记得公公在临去世前,恶性肿瘤已转移到了头部,我们也不明白,他晚上自己睡,睡醒去厕所,结果就跌倒在了厕所里,而且是头部着地,还出了血。幸亏当时没有什么大事,否则会让我们一生内疚的。 “丧三年,常悲咽”,这个是指父母已经去世了。在《孝经》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,提到了“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”,我们用恭敬心,用一种让父母欢喜的心去奉养他;“病则致其忧,丧则致其哀,祭则致其严”,就是在办丧事的时候,我们要感怀父母的恩德,在祭祀的时候要很庄严肃穆,不忘父母的教诲,这是一个孝子应该尽的本分。所以丧礼的时候,我们也要办得庄严肃穆,不要吵吵闹闹。有时候办丧事还请一大堆人来帮忙哭。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罢了。 “事死者,如事生”,侍奉父母的态度跟生前绝对没有两样。父母对我们的期许跟教诲,绝对不会因为父母离去而有所改变,甚至要更加的努力才对,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。 教孩子“孝”有很多的方法,第一“以身作则”;第二个要“亲师合作”;第三要“夫妻配合”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